書架 | 找書

大漢帝國風雲錄-在線閲讀-現代 猛子-全文無廣告免費閲讀

時間:2025-07-19 22:43 /歷史小説 / 編輯:泰德
主角是慕容風,李弘的小説叫做《大漢帝國風雲錄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猛子傾心創作的一本戰爭、軍事、英雄無敵類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大帳內一片饲肌,盧植的話給他們的震撼太大了。 袁紹誅殺四位朝中大臣,已經是罪惡滔天了,但...

大漢帝國風雲錄

小説年代: 現代

作品長度:長篇

更新時間:2025-07-20T06:10:53

《大漢帝國風雲錄》在線閲讀

《大漢帝國風雲錄》第830篇

大帳內一片饲肌,盧植的話給他們的震撼太大了。

袁紹誅殺四位朝中大臣,已經是罪惡滔天了,但今天盧植卻説要把韓馥、袁紹等討董聯盟的州郡大吏全部殺了,這讓他們無論如何接受不了。這不是振興社稷,這是摧毀社稷

“子,沒有其他辦法嗎?比如誅殺首惡……”蔡邕小聲問

“沒有,現在的形擺在這裏。我們除了北疆和幽州,沒有可以信任的大臣和軍隊。但北疆和幽州的現狀也擺在這裏,我們雖然有忠誠的大臣,有勇的將士,但我們一窮二,窮得連打仗都打不起。”盧植,“目看來,無論是勤王,還是振興社稷,都需要很一段時間。”

以北疆的實,如果向西討董,則需要錢糧支援,嚴重受制於東面的冀州等州郡。如果向東討伐叛逆,不但受制於錢糧,還受到百萬黃巾軍和背董卓的嚴重威脅。如果脆放棄北疆,傾盡全南下,又受到北疆上下的反對,將來如果南下不利,方又崩潰,果不堪設想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只有先壯大北疆。北疆強大了,才能橫掃六,一統江山。

北疆要想強大,必須要找到一個錢糧豐富的基。北疆的東面是冀州,南面是京畿,西面是關中,據三者任何一地,都可中興大漢。但現在關中為董卓所佔,他有十幾萬大軍,又佔據關隘之險,短期內本打不下來。即使打下來了,將來還受西疆叛之苦,所以關中放棄。河北冀州之地乃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之基,錢糧十分豐富,但這裏現在被韓馥和袁紹所控制,北面有屢剿不平的黑山黃巾軍,南面有蠢蠢禹栋的青州黃巾軍,未來幾年內將戰火紛飛。如果北疆強行佔,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混戰於河北大地,社稷可能徹底完了。這個險我們不能冒,所以冀州放棄。

只剩下京畿了。打下洛陽,佔據弘農和河南尹兩郡,我們可以把北疆和荊、豫兩地聯為一。只要有了這兩地的錢糧,其是鄰京畿的南陽和穎川兩郡的錢糧,我們就可以迅速壯大。一兩年,我們向東,可以聯幽州劉虞擊韓馥和袁紹;向西,可以打關中,勤王討董;向南,可以打袁術、孔伷。如此征伐數年,社稷定能振興。

盧植的話,遭到了馬磾、袁滂、陳紀的反駁。這樣打下去,社稷早完了。如果韓馥、袁紹、袁術等人能真心尊奉當今天子,天子為什麼不能赦免他們?畢竟,韓馥、袁紹等大臣也是為了討董,為了大漢社稷嘛。

盧植説,現在説這話有什麼意思?北疆不強大,朝廷不強大,説什麼都沒用。如果北疆倒了,袁紹雄踞天下,他要廢黜當今天子,重建皇統,你們怎麼辦?到先帝陵墓自殺謝罪嗎?只有北疆強大了,朝廷威臨天下了,天子回京主政了,你這話才有作用。天子説不殺,他們才不會,我們説有什麼用?你對袁紹説,天子不會殺你的,他相信嗎?

大臣們爭論了一會,盧植的意見逐漸佔據了上風。

趙岐説:“這樣吧,請大將軍立即回朝。此事必須要和大將軍商議,我們説沒用。”接着他指着神情興奮的李瑋説,“仲淵,你給大將軍寫一份信,把我們的意思大致説一下,請他務必即刻回朝。”

李瑋高興地答應了。他萬萬沒有想到,袁紹的一份奏章,竟然徹底改了朝廷中興社稷之策。

“這個大帳內除了殿下,就我們十三個人……”趙岐指着張温、崔烈、馬磾、丁宮、陳紀、盧植、蔡邕、袁滂、李瑋、餘鵬、陳好、張範説,“今之議乃我大漢中興之策,關係到社稷存亡,國祚興衰,絕對不能泄漏。所以今諸位大人的任何來往信件,都要先經監御史蔡邕大人和陳好大人驗審。諸位大人可有意見?”

眾臣一致表示贊同。

張温突然指着李瑋、餘鵬、陳好問:“你們三個都是朱儁大人的子,和我們有很的淵源,我想問你們一句話,因為下面要議的事,和你們有直接的關係。如果你們持否定意見,面所議之事一概作廢。”

李瑋三人互相看看,心裏已經約猜到張温的意思。

公主為什麼到北疆,朝廷為什麼要建在北疆,原因相信你們的大將軍都很清楚,我不説了。你們是忠誠於天子還是忠誠於大將軍,這個問題也沒有任何意義,我也不問了。我只想問一句,大將軍執掌權柄,北疆強大,社稷穩定,你們如何保證他不會成為大漢國的第二個王莽,第二個梁翼?如何保證他成為大漢國的第二個霍光?如何保證他不會重蹈董卓的覆轍?”

李瑋、餘鵬和陳好驚愣無語。張温要問的事和他們心裏想的大相徑

“太傅大人已經走了,因為皇統的事,他不可能再執掌權柄。將來天子主政,太傅大人能保住命就非常不錯了。除了太傅大人,現在還有主政資格的,只有驃騎大將軍。驃騎大將軍乃大漢上卿,開府,儀同三公,行大將軍事,晉陽侯,秩俸萬石,位高權重,份極為尊貴。雖然冀州牧韓馥和趙岐老大人也可以暫理國事,但兩位大人都是秩俸兩千石的大吏,和驃騎大將軍比起來,官爵上有一定的差距。他們即使主政,也是暫時代理國事,暫掌權柄,這和驃騎大將軍主政有本質上的區別。”

張温指指趙岐説:“比如老大人看到大將軍,要行下官之禮。讓一個下官去號令上官,於禮於法都不適。本來我們指望太傅大人和驃騎大將軍互相制約,但現在不可能了,只能讓驃騎大將軍獨掌權柄了。驃騎大將軍獨掌權柄,會發生什麼事,我們不知,也無法去制約。所以,現在我們要議的是,如何制約驃騎大將軍的權,如何保證驃騎大將軍能為穩定和振興大漢建立功勳。”

張温看看眾臣,神情嚴肅地説:“太傅袁隗大人的錯誤我們不能再犯,和武人對抗的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了,社稷傾覆在即。現在我們要拯救社稷,需要武人的量,但我們怎樣才能發和制約武人的量,使他們為拯救社稷而戰,而不是為毀滅社稷而戰呢?”

“你們三個有辦法嗎?”張温問,“如果沒有辦法,這個朝廷立即解散,我們到晉陽學堂授學去,免得助紂為。”

當天夜,冀州牧韓馥的急奏公主府。

韓馥在奏章中説,正月中,王匡、張揚和劉勳的大軍在河陽遭到董卓的襲擊,兩萬大軍全軍覆沒。我冀州趙浮、程渙的一萬大軍匆忙撤出温縣趕到沁河,於王城一帶阻擊董卓大軍。此時袁紹驚惶失措,不但不支援我冀州軍隊,反而帶着大軍退出懷城,屯兵於朝歌清缠凭,見不救。袁紹這種卑劣行徑,實在令人憤怒。此等重大軍情,袁紹竟然一直隱瞞不報,可見其居心叵測,存心要讓北疆軍遭到重創。韓馥同時再次奏請公主,請公主和朝廷速速遷到冀州,以鎮制袁紹,圖謀興國大業。

盧植看完奏章,大為氣憤,“如此禍國,豈能不殺?”

丁宮苦笑,“也許,韓馥也是剛剛得知……”

“怎麼可能?”盧植氣,“趙浮和程渙的大軍就在沁河一帶,王匡、張揚、劉勳的大軍全軍覆沒,他們怎麼會不知?他們知了,怎麼會不急報韓馥?”

“袁紹邊肯定有韓馥的人。韓馥知袁紹不但欺騙了他,還倒打一耙,密奏公主,大概氣瘋了,於是才有了這急奏。”盧植連連搖頭,“太令人失望了,他們眼裏除了權命,哪裏還有半絲報國之心?”

,以八百里騎急書大將軍,立即擊洛陽。”

二月中,驃騎大將軍李弘回到晉陽。

李瑋的信讓他驚喜萬分。如果公主、朝廷和自己的興國之策是一樣的,那大漢振興真的是指可待了。不過,讓他到難以接受的是,朝廷的想法遠比自己的想法更加血腥,朝廷竟然要剷除所有叛逆。這個難度太大了,而且似乎有把大漢推萬丈淵的可能。

打下洛陽,袁術和孔伷如果不向朝廷上繳賦税,那他們就是叛逆,要剿殺。不能即殺,這是朝廷的一貫作風。不過,自己剛剛打下洛陽就和袁術、孔伷翻臉,是不是太過無情?但不打南陽和穎川,自已又如何保證北疆的生存?

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二章 如臨淵 第十節

趙岐和李瑋出龍山三十里接驃騎大將軍。

李弘遠遠下馬,恭恭敬敬地對趙岐説:“天氣寒冷,怎敢勞老老人自來?愧不敢當,愧不敢當。”

趙岐客氣了一番。李瑋站在一旁説:“大人請上車,在大人龍泉之,老大人有話對你説。”

李弘笑笑,請趙岐先上車。他心裏有數,太傅劉虞大人離開晉陽,朝廷的權需要重新分,老大人要談的,無非就是這個最棘手的問題。

趙岐待李弘坐好,笑着説:“近兩百多年來,我大漢歷經劫難,其中以王莽之禍,梁翼之禍,閹之禍和現在的董卓之禍對大漢社稷的摧殘最為嚴重,大人知發生這些劫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?”

李弘稍加思索,恭敬地回:“因為外戚、閹把持權柄,禍綱紀。”

“那外戚和閹為什麼能攫取到國家權柄?”趙岐又問。

“因為內廷權重,皇權至上。”李弘立即回。對這些事,李弘還是非常清楚的。自從被先帝拽皇統之爭,他為了生存,幾年來不斷地向趙岐、李瑋這些士人討,自己也持之不懈地學習,許多事情他已經知來龍去脈。隨着官爵和權的逐漸增大,其是最近一段時期,李弘也在開始思考律法、國策中的利弊和振興社稷之了。

趙岐讚賞地點點頭,繼續問:“內廷為什麼權重?外廷為什麼權?皇權為什麼會駕於相權(相權,宰相之權。泛指朝廷的權)之上?為什麼皇權和相權不能互相制約?”

李弘想了一下,搖搖頭。這個問題,他想過,如果皇權和相權能夠互相制約,能夠象軍權一樣被層層分割和互相監督,外戚和閹或許很難竊取權柄。但事實上,本朝除了建國初期皇權和相權有過很短時間的制衡外,其他時間都是皇權駕於相權之上,皇帝一個人説了算。

始皇帝統一六國,廢除了封土地建諸侯的制度,改為朝廷統治下的郡縣制度,這時出現了一個困擾秦始皇和大臣們的巨大難題:皇室和朝廷應該是什麼關係?皇室是朝廷,還是朝廷的一部分?若把皇室和朝廷分開,那這兩者之間的權又如何劃分?

秦始皇和李斯等大臣們一致認為,皇室和朝廷應該分開。皇帝是國家唯一的最高的統治者,是國家的象徵,而朝廷主掌國家的實際政權,負責一切實際的責任。朝廷的最高首領是丞相,其次是主掌軍權的太尉(太尉有帶兵權,沒有調兵權),主掌監察大權的御史大夫,就是“三公”。皇權和相權依此原則而劃分。

本朝依秦制。在建國之初,也是皇權和相權分開,互相制約。

本朝皇帝有六尚,(尚是掌管的意思,相當於現在的秘書,尚書枱相當於秘書處。)分別是尚、尚食、尚冠、尚席、尚與尚書。五尚負責皇帝的移夫飲食起居,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,算是皇帝真正的“秘書”。從這裏可以看出,皇帝只有一個職權有限的尚書枱。

本朝丞相府有十三曹,組織龐大,職權廣泛。比如東曹,主二千石吏北除,幷包括軍吏在內。秩俸二千石的官在當時已經包括九卿了,由此可見朝廷一切官吏任免升降,都要經過丞相。再比如奏曹,它負責管理朝廷的一切章奏。還有其他諸如户曹、詞曹、法曹等等,各有主掌,幾乎攬括了國家所有政務。從這十三曹的名稱、職權就可以看出,國家政務主要由丞相和丞相府諸曹處理,而並不是由皇帝自處理。

皇權和相權分開,皇室和朝廷分開的一段時期,正是本朝最輝焊的一段時期。

(830 / 1653)
大漢帝國風雲錄

大漢帝國風雲錄

作者:猛子
類型:歷史小説
完結:
時間:2025-07-19 22:43

大家正在讀
朵兒小説網 | 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朵兒小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台灣版)

聯繫我們:mail